【佛狸祠下的典故有什么寓意】“佛狸祠”这一典故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中“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一句,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英雄不再的感慨。
一、典故来源
“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在统一北方后,曾率军南侵,一度兵临长江,威胁江南。后来,他曾在瓜步山(今江苏南京附近)建佛狸祠,以纪念自己的功绩。到了南宋时期,人们在该地祭祀神灵,热闹非凡,但已无昔日的雄风。
二、典故寓意
1. 历史兴衰的警示
“佛狸祠”象征着曾经强盛的北方政权,如今却成了百姓祭祀的地方,反映出朝代更替、国运变迁的无常。
2. 对当世的隐忧
辛弃疾借古讽今,表达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不满,暗示若再不振作,未来可能重蹈历史覆辙。
3. 英雄不再的哀叹
佛狸虽为敌国君主,但其功业仍被后人铭记,而南宋却缺乏真正的英雄人物,令人唏嘘。
4. 文化认同与民族意识
通过提及北方政权的遗迹,也反映出当时士人对中原文化的怀念与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三、总结归纳
典故名称 | 佛狸祠 |
出处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含义 |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所建祠堂,象征昔日强盛 |
寓意 | 历史兴衰、英雄不再、对现实的忧虑、民族意识 |
作者情感 | 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希望振兴 |
现实意义 | 提醒后人勿忘历史教训,珍惜当下 |
四、结语
“佛狸祠”不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时代精神的缩影。它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兴衰不仅取决于军事力量,更关乎人心向背与领导者的远见。辛弃疾借此典故,寄托了他对家国未来的深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