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解琬河
导读 今天来聊聊关于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希望对

今天来聊聊关于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射人先射马,哲学上称为“图难于其易”。

2、从目的和手段上来说,采用简便的手段(马比人目标大,容易射击)来达到相似的目的(人落马,也就在劫难逃)。

3、擒贼先擒王,哲学上叫做“关键的少数”。

4、一般的事物都具有决定性因素和关键部位,抓住要害处理问题,其余的便会迎刃而解。

5、在集团内,王为首,全力以赴抓住首领,其他的便会散伙,或自投罗网。

6、扩展资料:一、原诗及译文唐代杜甫的《前出塞·其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7、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8、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9、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0、译文: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

11、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12、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

13、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14、二、相关赏析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

15、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

16、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

17、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

18、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衬笔。

19、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

20、“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21、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

22、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

23、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

24、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

25、所以,张会在《杜诗府粹》里说,这几句“大经济语,借戍卒口说出”。

26、从艺术构思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本旨。

27、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

28、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大武装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

29、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3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前出塞。

相信通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