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国庆萍
导读 今天来聊聊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七年级

今天来聊聊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教学重点: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2、教学难点: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3、课型及教学思路: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

4、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发现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5、在写作方面要学习两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另外,可以给学生推荐小思和席慕蓉的其他作品,以进一步了解她们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6、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

7、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

8、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篇优美的散文,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吧。

9、二、文学常识:小思简介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

10、祖籍广东番禺。

11、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

12、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

13、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

14、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

15、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16、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17、2、席慕蓉简介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

18、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

19、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

20、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

21、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

22、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过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

23、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

24、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

25、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26、三、课文朗读: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

27、四、整体把握,问题探究:《蝉》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同学们尝试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28、学生探究。

29、“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

30、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

31、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

32、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33、2.“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

34、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35、3、《蝉》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总结: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

36、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

37、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

38、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

39、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40、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41、《贝壳》“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42、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

43、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相信通过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